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刘小英:革命老区巾帼扶贫领头雁

1.jpg

花枝云雾出好茶。吴建辉摄。

  刘小英巾帼不让须眉、老区扶贫创奇迹。

  2005年6月,花枝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英这位敢于拼搏、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女能人,带领她的团队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革命老区恩施市屯堡乡花枝村,坚持以“关爱老区,打造一品,致富一村,带动一方,”为目标,以“我为老区谋发展、农民富裕我壮大”为宗旨。带领和帮助农民发展茶叶产业,倾情帮扶老区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使一个贫穷落后的老区花枝村发展成为山青水秀、茶园飘香、特色民居,文明富裕的新农村。2011年以来,刘小英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湖北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先进个人、首届湖北省“中国梦·建设湖北”十大创新人物、恩施州劳动模范、恩施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质量兴州先进个人、恩施市屯堡乡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巾帼女能人等荣誉称号。刘小英还被选为恩施州八届政协委员、任命为恩施州人民监督员。

2.jpg

全国巾帼建功表彰会

  一、“只有发展产业,农民才能致富”

  2008年,刘小英来到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考察,这个地处清江边上的革命老区小山村,离恩施市主城区也就十几公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有着良好的生态的村落,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全村287户1000多村民几乎全部居住在海拔450至1100米的陡峭山坡上,不通公路,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修造的土墙瓦房,吃的是传统的玉米、土豆、红薯。稀稀拉拉缺乏管理的茶园,制茶更是全靠手工劳作,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80%的农户处于贫困状态,走进村里,上世纪80年代,为帮助村民脱贫村支两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又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效果一直不理想。村委会曾组织村民发展了800亩茶叶,成活率还不足30%,老百姓卖茶叶要走上10多公里,价格也不高,所以也没啥积极性。刘小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花枝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优质的茶叶基地。她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回去又给父母做工作,卖掉了老家的住房,又在银行争取了一部分贷款,在花枝山村委会的协助下,投资300多万元,成立了花枝山生态茶叶加工公司和有机茶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收农民加入合作社,鼓励大家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发展优质茶叶。为了打破村民们等靠要的思想,刘小英和村委会干部一道,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通过讲道理、算细账,终于说服了52位村民首批加入合作社。每人入股10元,贫困户按照公司生产有机茶的标准发展基地并对茶园进行管理。公司按照高于市场价近30%的价格对当年入社贫困户的茶叶鲜叶进行收购,并按股金1:1比例分红和按销售量进行二次返利,一下子就调动了困难群众的积极性,村民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茶园基地,茶苗成活率叶也从30%上升到90%。几年时间里,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入社社员由最初的52人发展到500多人,茶园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亩,全村已有95%的农户种上了茶叶,产量和每亩收入均大幅提高。自2009年以来,通过种植茶叶,合作社累计为社员带来了4000多万元的增收。大多数社员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全村有240户人家住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混结构小楼房,山泉自来水全部到户到家。2016年,花枝山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仅茶叶一项就实现人均8000多元。年收入5万元的大户有70多户,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示范社”,“全国妇联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誉。在总结花枝山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刘小英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又相继成立了沐抚花枝富硒茶专业合作社,龙凤花枝茶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吸纳社员近千人。建立“花枝山、沐抚、龙马”三片优质茶园基地。总面积达4500亩,其中核心基地3000亩。基地上的茶农每年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更好的发挥花枝山绿色生态优势,刘小英积极争取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以茶业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建设以有机茶园、特色民居、本土文化三位一体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旅客“游生态茶园、品花枝山茶”。州委书记李建民来花枝山村视察时,对于花枝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要求花枝山生态农业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民居和茶山相融,推动全村农民持续脱贫致富。

  二、“科技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扶贫先扶智。为了提高社员种茶的科技水平,确保鲜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刘小英深刻认识到,只有提高茶农的科技素质,才能使产业发展上水平、产品才能有市场。她在带领公司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突出富硒和生态有机优势,对土壤进行了化验,每年都大量施农家肥料,对每期的茶叶都送到茶叶检测中心进行检验,所有的茶叶都是标准的硒含量;二是提高社员种茶的管理水平和基地管理科技含量,聘请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省州的有关茶叶专家为合作社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向社员印发《有机茶园栽培管理》科技手册。同时合作社组建了技术专班,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宣传。三是技、物配套相结合,无偿提供技术支撑和全方位服务。为了确保生产资料投入品的高效安全,合作社每年实行了统一组织,统一采购,统一发放,统一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的施用时间和技术标准,每年垫付100余万元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宁可企业加重负担,也要最大幅度减少贫困农民的投入成本。四是培植茶叶种植大户、先进典型。现培植10亩以上的茶叶种植大户20余户,让大户对社员起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

  三、只有用真心真情帮扶,老区的农民才会信任你

  刘小英怀着对老区贫困农民深厚的感情去帮扶,她常说:“只有用真心真情去帮扶,老区的农民才会信任你”,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刘小英每月都要抽出时间到贫困户去看望他们。棉子湾组的贫困户刘元珍手有残疾,丈夫在外打工时得了尘肺病,两口子都没有太多劳动能力。以前靠种玉米、土豆过活时,家里一度连温饱都难以保证,还欠下了一大堆外债,刘小英的动员他加入茶叶合作社,三年多时间,家里的日子就发生了改变,“我们种了两亩茶,合作社每年都无偿提供肥料,一年的收入大概四五千元。”刘小英听说她的女儿还在外面打工,又邀请孩子到合作社来上班。这样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近几年来,花枝山有100多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对于剩下的贫困户,合作社将一如既往,充当精准扶贫工作主力军。目前,合作社对全精准扶贫对象中的茶叶种植户实行合作社管理人员结对帮扶,责任到人。实行不脱贫、不脱钩。农业企业利润微博,但刘小英还是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贫困农民发展茶叶生产。近几年拿出了80余万元对合作社的贫困社员160户进行了扶持;每年对特困户社员采取了帮扶政策,从2012年开始,连续对潘登等4户贫困社员给予了技术、肥料方面的扶持。核心基地按每年每亩450元无偿扶持社员,作为田间管理费,并以协议形式从2014年起按此标准扶持5年,总扶持资金45万。合作社把扶贫帮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村56户精准扶贫对象,合作社结对帮扶15户,无偿提供40万株茶苗,对贫困户新发展茶园和补植茶园面积达130亩;对贫困户茶园实行无偿统一修剪250亩;对贫困户茶园冬管有机肥实行无偿提供50吨;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发放技术资料;对贫困户茶叶鲜叶实行优价收购;对精准扶贫对象无偿帮扶资金达到资金总额达10多万元。实行村社共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修通了6米宽16公里花枝山环山公路,全村287户有240户新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混结构小楼房,山泉自来水全部到户到家

  刘小英积极投身于公益扶贫事业,在企业资金、债务都还处于极具困难的情况下,2O1O年初,就向当地小学捐赠一万多元,建立起了留守儿童阅览室,并长期资助两名特困学生生活费,每逢节日都要为他们添置衣物、学习用具等。2011年5月,她积极响应州、市妇联的倡导,为恩施太阳河的贫困村民捐款捐物4000余元。当年,在获悉白果乡一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因父亲去世即将失学后,她随即为她捐助现金3000元,并为她送上了上学的必备生活物品。2012年初,当她得知屯堡中学一位老师长期无偿带领留守儿童事迹之后,心中倍受感动,当即拿出5000余元进行捐助。2015年,屯堡乡马者村一名身患白血病儿童,需要巨额治疗费,刘小英得知后,当即捐赠22000元。自2009至今,刘小英先后捐款捐物数十万元。

3.jpg

  四、“诚信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刘小英始终坚信,诚信和质量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生命,质量是诚信的基础,而诚信又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对每一位顾客负责,对销售的每一款茶叶质量严格把关,这是刘小英一以贯之的作风。每年地春茶生产旺季,茶叶供不应求,不免在质量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发现已销售出去的产品有一点质量问题,她总是毫不犹豫的召回,宁可企业受损失,也要对消费者负责。花枝茶系列产品开发定位上就是“优质、特色、精品、名牌”八个字,主打了“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花枝茶”三大品牌。充分利用“生态、富硒、绿色、有机”特色和优质茶叶品种优势,优质优价收购,确保鲜叶质量;在产品加工水平上不断提档升级,严格分类分级、严格工艺流程、严格卫生标准和技术标准,确保加工质量;在品牌宣传上采取了媒体、全国各类茶展销会、旅游车广告宣传、街道和旅游线路公路广告等进行品牌宣传,在州城金桂大道、屯堡至沐抚大峡谷旅游公路边立建了“花枝茶”巨幅广告;公司及产品历年获得多种殊荣。花枝茶系列品牌先后获得国家及省级名优茶评比10个金奖、一个一等奖、一个畅销奖和两次“中国名优硒产品”奖。刘小英还特别注重销售网络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了“体验馆、专卖店、电商”三大平台。在全国20个省、市区域有代理商,一线二线城市设有五十多个专卖店。2015年下半年,公司与北京职业指南频道签署了《花枝红》产品电商协议,与重庆礼仪之邦合作建立了O2O交易平台。同时,公司组建了电子商务销售团队,相继开发推出了花枝茶微信公众平台,花枝茶微商店,花枝茶淘宝旗舰店。实现网上销售、网下体验,让消费者轻松购物。通过众多营销渠道建设,通过销售网络平台的搭建,让“花枝茶”走进了千家万户,其特有“有机富硒、香高味醇”的品质,征服了广大爱茶人士之心,为“花枝茶”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我们要通过发展生态有机茶园让花枝山村更加绿起来;通过兴建特色民居,实现生态有机茶产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让花枝山村人民更加富起来;通过村企共建、开展文明新村建设,让花枝山村更加美起来;也使我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尽快的强起来;更要让革命老区的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日子红红红火火一天更比一天好起来!”。

  这就是刘小英的目标和追求。

  来源:恩施新闻网

4.jpg